從CTI概念引向中國,到被業內所熟知,再到目前已日漸鮮為人提起,期間走過的也只不過17年的時間。
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有些技術已被淘汰,有些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也有些技術更是橫空出世,勢不可擋。CTI技術,在Polylink董事長洪瑞嶺Roger Hong看來,就是顯而易見被“賦予更豐富的內涵”的那一類。
作為Polylink的發起人,這些年一直致力于Polylink公司的全面運作、業務管理、國際運營商和技術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和維護的洪瑞嶺,對電信級及企業級客戶的通信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對IP技術的發展有著清醒而深遠的認知。
今天,CTI論壇記者將帶領您深入解讀洪瑞嶺眼中的IP通信世界。
上圖為:Polylink董事長洪瑞嶺Roger Hong
CTI論壇記者:Polylink1995年在香港成立是有什么契機嗎?當時選擇進入電腦通信集成(CTI)行業,您對這個行業有著怎樣的理解?有著怎樣的期待?
洪瑞嶺:1995年前后正好是互聯網崛起的時候,無論是從北美,歐洲,亞洲還是我們中國,大眾都在開始使用電子郵件而放棄傳統的書信郵件。那么到了傳統通訊的另外一個時期,比如說國際長途,當時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大概是26.5元人民幣每分鐘從中國打到北美和歐洲。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我就想既然大家可以用電子郵件發送一個文章信息,在當時稱之為“信息高速公路”到達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那么為什么不能夠用這樣一個通訊方式來發明一個通訊技術呢?讓傳真不要通過國際越洋電話的方式付每分鐘26.5元人民幣,根據當時的數率將近一頁的傳真。所以我想在當時所謂的“信息高速公路”上,通過電腦網絡通訊這樣一個方式應該是未來新的商業奇跡。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1995注冊了Polylink香港來投資正式從事進入CTI行業。用電腦通訊的方式來開創一個通訊世界,逐步替代掉傳統通訊的部分業務,同時也因為當時電子郵件是免費的,所以,看到這里面一定有巨大的發展商機可尋!
CTI論壇記者:多年以后的今天,訖今已過去了17年,您認為以前大家對CTI內涵的理解與現在大家對CTI內涵的理解是否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洪瑞嶺:其實在過去的十多年的發展中,CTI這個廣泛的叫法已經有了它自己更豐富的內涵。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在使用電腦,而且從通訊上來講幾乎是所有的通訊方式里面都需用到電腦,所以CTI已經是個比較廣泛的叫法。
而客觀的講,語音有VoIP,在互聯網上走語音;傳真有FoIP,在互聯網上走傳真;還有現在我們的多媒體的通訊,在互聯網上走視頻等等,通過這些利用互聯網實現的各種各樣的通訊方式。由此可看出當時候的電腦通訊還是著眼點在用電腦來替代傳統通訊,也是當時候比較狹義的電話通訊,所謂的C就是COMPUTER,T:TELEPHONY,就是指電話,然后Integration把這兩個結合起來。
那么現在來看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媒體的通訊時代,我們已經廣義的在把CTI的概念精確到在不通領域內有它自己的叫法,就像我剛才講到的從FoIP到VoIP,到多媒體Multi-media communication都有在不同領域內有著它自己精確的定義,所以這是從過去到現在將近20多年的一個技術演進。
CTI論壇記者:Polylink最核心的產品都是在服務電信運營商方面,為什么會在2008年以后開始關注企業級市場呢?
洪瑞嶺:隨著我們產品性能的提高和穩定能夠滿足電信級的需求,這是電信產品的特點,但是對電信級產品的而言,他們要求的是規模,穩定,而不是豐富多樣的功能。
我們也注意到,現在企業業務不斷的發展和整個企業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通訊的需求來看,企業需要多功能,快速發展的產品。
比如,現在的企業需要傳統電話,傳真外,還需要多樣的多媒體通訊,無論是及時聊天工具,視頻通訊,視頻會議等等,能提高企業服務水準及相結合的產品。諸如,CRM、,ERP等不同產品的需求,那我們也關注到這塊市場是巨大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2008年以后非常關注企業級產品的開發來滿足多層次的企業通訊需求。
CTI論壇記者:大家傳統觀點上認為,電信級應用在穩定性、大容量、大并發量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要求高似乎意味著服務要更好,單價也會更高,而企業級應用與電信級應用在客戶需求方面是否會有不同?
洪瑞嶺:是的。企業級應用和電信級應用最大的區別應該說是,電信級應用注重的是大容量和共性,就是大家都需要的通訊方式,無論是傳統的電話通訊,傳真通訊,視頻通訊都是以大眾共性為目標的。
但是對于企業級通訊產品來說更注重的個性,比如說支撐企業發展需要高質量,高清晰,穩定而且豐富多彩的多媒體通訊是現代企業應用的特點,而加之每家企業都有對其自己需要的通訊方式,就如呼叫中心,有各種適合于本企業的服務類型企業,這些企業都需要符合其企業特有的通訊需求的呼叫中心和其企業CRM完美的結合來提升企業的服務品質,這是企業級通訊其中的一個特點。
現在更多的企業級通訊需求比大眾電信級服務更高的通訊品質需求,比如說高清晰的語音通訊,我們大家都聽說過的高清語音電視,其實現在已經在企業中普遍展開,既是高清的電話通訊,能夠使你在高清電話會議中更能夠清晰的聽到與會各方表態,參與的語音,那么同時視頻通訊的介入更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些再加上及時的通訊工具,可以共享白板,共享文件,共享計算機桌面等等,這些都是企業級通訊的特點,因此要滿足各類企業對通訊的需求必須要不斷的開發出新的產品,來滿足廣大企業的需求。
CTI論壇記者:Polylink IPPBX 在市場上的主要應用領域在哪些方面?您認為Polylink IPPBX 產品相較其它通信廠商的同類產品其主要優勢是什么?
洪瑞嶺:從應用領域上來講,Polylink IPPBX適合于各個領域的應用,除了1至2人的個人企業外,但凡是需要通訊的,有必要使用PBX的企業都能適用。
其實任何小企業從幾十人到中型幾百人,甚至到大型的幾千人的企業都需要一套強有力,功能豐富多樣,且符合現代通訊方式的交換機。
為什么使用IPPBX呢?最主要的是能夠和現在的多媒體IMS中通訊局端的電信級系統做無縫對接,同時企業可以節省大量的長途費用,企業的分支機構間的通訊都可以是免費的。
在其優勢方面,Polylink IPPBX是秉承了Polylink 電信級的交換系統的主要精髓,除了世界唯數一兩家品牌IPPBX外,,其他廠商都是在開源代碼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后貼上自己的品牌再進行銷售。這些廠商的IPPBX實際上內核是一個開源代碼,對本身系統的穩定是存在安全隱患的,這也是為什么用戶使用這些廠商的IPPBX一段時間后,死機需要重新啟動或出現安全漏洞等等各類問題。
而Polylink IPPBX是利用商業化的堆棧, 每一行代碼都是自己重新編寫,對于系統的穩定架構來講是不同的,這也是Polylink IPPBX從小企業到中型企業到幾萬人的大企業都能有不通等級應用產品的原因,并且可以做到系統穩定,熱冗余 。
企業級熱冗余的概念是當你在打電話時把交換機電源拔掉,你的電話完全不能有斷續的感覺,并且在這個后臺主機和備機在自動切換的過程中,電話也能繼續接通, 掛機,而且電話也能準確的到秒。這個是有相當高的技術要求的,而市場上除了個別國際品牌外其他是沒有辦法能做到熱冗余的,穩定到99.999% 的通訊保障。
CTI論壇記者:市場2010年前后對于IPPBX的應用曾經達到了一個小高潮,您如何評價Polylink在其中的表現?
洪瑞嶺:是的,在2010年前后IPPBX的應用曾經達到一個小的高潮,我認為是隨著IP網絡的成熟,我們中國互聯網骨干各大運營商的完善是IP通訊質量大幅度提高,這讓IPPBX的應用有了一個使用前提,如果連IPPBX的骨干都不穩定, IPPBX的跨地域使用一定有通訊的不穩定和平靜。那么隨著IP的骨干城域網,省域網和國家省域網的建設完善,給IPPBX大幅度應用創造了一個時機。當然在此期間Polylink銷售額也直線上升,這是一個大的環境所造就的,也是用戶對我們產品認同的表現。
CTI論壇記者:Polylink 最近兩年鮮見市場活動,是在苦練內功還是有什么新的計劃?
洪瑞嶺:是的。這兩年我們市場活動不頻繁,的確我們是在苦練內功。我們正將我們的新技術已經都申請專利,準備2013年推出一套全新的企業級產品IX3.0。整個構架與2.0相比格局完全不同,這讓客戶在體驗上有了一個全新的改變,同時IPPBX的局端產品也會有嶄新的提升,把基于語音通訊系統的CMS提升到了基于語音和視頻1080高清視頻的跨屏幕的通訊系統,這也是我們將要發布的一個VMS的一個通訊系統,這兩大產品系列都會在2013年初面市。
CTI論壇記者:Polylink一直專注于IP通訊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你認為在IP技術方面,還會有哪些新的亮點或者應用呈現?Polylink有著怎樣的五年規劃?
洪瑞嶺:對IP通訊領域來講,視頻技術的廣泛應用一定是未來通訊的一個亮點,那么從現在到未來5年來看,視頻除了以通訊作為一個基本的手段來講,應用是在通訊基礎上的一個更大的發展。對Polylink來講開發出多樣化,個性化,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戶體驗和感受的通訊產品,這才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未來五年內的工作重點。
洪瑞嶺個人介紹:
洪瑞嶺Roger Hong,Polylink的發起人,一直致力于Polylink公司的全面運作、業務管理、國際運營商和技術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和維護。
聲明:版權所有 非合作媒體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