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專門為CTI論壇所撰寫 謝絕轉載
一、從一個微博說起
8月2日,@高峽之數據時代的一個朋友發送了一條微博:“呼叫中心的大數據方案應該是這樣的:客戶打電話進來,并不是簡單的分配一個空閑的接線員,而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實時分配一名與該客戶好感度最高的接線員。通過這一方案,可以實現6年營業額增長190%,客戶解約阻止率提高117%,接線員離職率下降25%。 ”
可以用“一石激起千層浪”,來形容這條微博的效果。
被轉發了93次,被評論了21次,雖然這些數量都不是很大,但是,一些呼叫中心的朋友,包括一些比較有名的專業人士都做了點評,同時,其它領域的網友也想法頗多。
最初我沒有太留意,評論了一條:“根本就是‘白日夢’。很早各大國際公司就有這樣的方案。但是,做路由策略的公司搞不定大數據;做大數據的公司搞不定路由策略。很難啊。”
其他網友的評論很有意思,我分了一下類,大概有四類:
1.持懷疑、否定態度的
@張道山_2003:客戶好感度最高是在哪里如何被評價出來的?方案效果的數據來源于哪里?
@挽弓射虎:數據來自真實案例?
@下雨在家:這幾個數字咋來的?好感度高的人總占線怎么辦?
@鹽漬烏梅:這樣得需要多少坐席啊,哪家呼叫中心這么不計成本。
@黃河Tony:關鍵是在復雜模型的計算上又要效率,還要變化
@王厚東HD:對排班和路由策略挑戰不小,可以從高端小眾VVIP客戶做實驗。
@王厚東HD:來電的隨機性和匹配員工的可用性跟對運營效率的要求是相悖的。
@請問微博是什么:很難,不是技術上而是人這個動物很特殊,不是電腦能理解的
@彭旻璽:鄙人粗陋寡聞,老聽別人忽悠大數據的概念,但從來聽過,更沒見過落地實施的大數據成功案例,哪位可以幫忙告知一下?
@趙磊--前進檔:如何確定好感度?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評價客戶接受前的狀態?通過什么機制實現?是否還要考慮客戶的性別、年齡、身份、職級、戶籍、方言、學歷、經常使用的語言風格、性格特質......有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建議?做運營的最怕忽悠。
@國旭網絡:復雜的工程。
@山煈點火把滿意度結合起來?但是需要長時間積累。。。還要提升戶均來電。否則客戶和坐席的猿糞是個問題。
@木杉hn:據我所知聯通客服所使用的華為V600系統還遠不能滿足這個大數據分析需求~
@唐川-草上飛2008:客戶好感度最高是在哪里如何被評價出來的?方案效果的數據來源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