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信息學者 涂子沛
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大會為期三天,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大會并與中外代表座談 。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上千名政經領袖和互聯網大佬將在此共議全球化背景下互聯網發展和未來趨勢。下午的“互聯網創造未來:共建在線地球村”論壇上,著名信息學者涂子沛發表了題為“大計算、大數據:新經濟的土壤”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今天要講的是新經濟的土壤,對于什么是新經濟,目前眾說紛紜,還沒有共識。但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所謂的新經濟就是以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為先導、為核心的經濟,如果我們同意這個觀點的話,可以先來看看智慧、知識、信息和數據這四者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
信息是有背景的數據,知識是有規律的信息,智能是機器獲得大量數據之后為人類自動提供服務,因此產生智能,所以我們說數據是信息、知識、智能的基礎,也就是我們未來新經濟的基礎。
數據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數據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地變化,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1、2、3、4這種小數據了。
我們今天的數據稱之為大數據,是因為我們記錄現實的手段得到增強。我們今天的氣溫是多少,房間多大,能坐多少人,這是傳統的小數據,是源于測量。我們今天的數據爆炸是源于記錄,我們有很多電子化的手段記錄這個世界,我們用微信、微博,都在記錄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看到的數據爆炸,事實上就是因為新媒體在記錄這個世界導致的第一次數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