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l1pda"></p>
<track id="l1pda"></track>
      1. 您當前的位置是:  首頁 > 資訊 > 文章精選 >
         首頁 > 資訊 > 文章精選 >

        說說遠程辦公和視頻會議

        2020-02-10 10:16:20   作者:杜金房    來源:CTI論壇   評論:0  點擊:


          
          我大約從2010年開始就多多少少遠程辦公,算起來也有十年了,F在國內疫情嚴重,遠程辦公基本上是除了疫情以外最火的話題。湊個熱鬧,也說說我的遠程辦公經驗吧。如果不好看,可以直接翻到文章底部,那里我列了一些其它相的鏈接,既然看到到篇文章,相信是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

          北京奧運那年,我從煙臺只身來到北京城,后來,有了小孩,就申請了遠程辦公。當時公司算是外企的風格,制度比較自由一些,不過,我也算是公司國內團隊第一個遠程辦公的人了。那時候,《Rework》好像還沒有發布,但做為一個Rails技術團隊,我們一直在用37Signals團隊的一些產品,對這個經典的遠程辦公團隊以及遠程辦公也有些了解(參見文末左耳朵耗子相關鏈接)。而且,我們有一些外教(我們是一個在線教育平臺)大部分在美國,全都是遠程辦公的,我們叫(WaH,Work at Home),因此也有一些管理經驗。

          其實我也不是純遠程,4個周在家,2個周在北京的辦公室。臨時的出行其實也很方便,那時我家離機場大約只有20分鐘車程,從煙臺早上飛北京,8:30就落地,穩穩地可以在10點前到辦公室。工作多半是寫代碼,我們有自己的SVN倉庫(好像那時候還沒有換到Git),遠程溝通用和協作用MSN(那時候還是白領們的辦公工具)和BaseCamp,當然還有一些開源的工具以及我們自己開發的一些工具,有的我都記不起名字。視頻基本上用Skype,音頻會議我們就直接用FreeSWITCH,因為我們是FreeSWITCH的重度用戶,因此有自己的音頻會議系統,我們跟全世界的外教們開會也用我們自己的會議系統。當時我們的FreeSWITCH會議直接直接用SIP客戶端,PSTN電話,以及Skype和Google Talk呼入。

          當時最大的感覺就是遠程辦公其實工作時間更多,因為白天在家容易被打擾,所以晚上要補滿8小時的時間,好像是整天都在工作。雖然沒有人監督,但我還是很熱愛工作的。我當時負責一些代碼開發、運維、代碼審核和合并等,溝通的對象基本是團隊里的程序員,由于以前經常一起打球、跑步、喝酒、吹牛,因此溝通也都順暢。當然,還有一些基礎就是即使我們在辦公室里大多數時候也是樓上樓下甚至身邊的人都MSN的。

          當我有更多的時間的時候,我接受了一份兼職工作,每周大約10-20小時的樣子,每小時20美金,補貼一下家用。溝通用郵件和Skype,代碼倉庫還是SVN。

          再后來我就離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算是創業者吧,但是那時候創業還沒這么火,頂多算是被創業。最初的打算是在北京建立團隊后,可以很快抽身回家遠程,但實際卻花了幾年的時間,游蕩在辦公室和遠程工作之間。最初人少,在沒有辦公室的時候,我們也到咖啡廳和青年旅社上班。我當時在北京多數住青年旅社,里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波一波的換,倒也不寂寞。唯一不好的是Wi-Fi不夠好,影響效率。另一個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是——如果一個人在咖啡廳或青年旅社,上廁所的時候筆記本該不該放到桌上。

          后來團隊的人多了,就有了辦公室,因為我們做呼叫中心和視頻會議,經常調試一些硬件設備。再后來,我們有了分布式的辦公室和分布式的員工。我們甚至有些人需要到甲方的工作場地上班。一些大的甲方,網絡管控都很嚴格,內外網隔離確實給我們遠程協作帶來了很多不便。

          現在,我們有大約一半的人在異地辦公,分布在幾個城市。我們使用自己搭建的Git倉庫,使用的是Gitea,一個用Go語言開發的開源軟件。主要的問題是Github在國內訪問比較慢,而且不是很穩定。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可以連VPN,但全員使用國外的軟件和服務還是很麻煩。Gitea比Github功能差些,比如沒有看板這樣的工具,但也差不多夠用了,我們使用標簽和里程碑來管理項目進度。Gitea沒有甘特圖,我們還在尋找解決方案。但現在有太多選擇,功能又有很多重復,我們也不想讓所有人員都把時間花在工具上,而忽略項目的本質。

          新年第一周上班,除了一半的員工需要稍稍適應一下外,其實對我們影響不大。好多同事還反映飯菜質量好了。

          我們使用企業微信和騰訊郵箱,前些年使用Gmail和Google全家桶,但現在顯然不適合我們。一些大文件暫時就放到企業微信的網盤里。但現在網盤的權限設置還是很粗。

          對于企業外部協作的項目,如果對方有企業微信,我們就用企業微信,否則只好是微信群了。我們也會在我們的Gitea上給合作方開賬號和權限。每個項目都有獨立的倉庫Issue,做文檔、代碼和Bug跟蹤。

          外部的音視頻溝通一般是靠微信,內部有我們自己的音視頻會議系統。我們在FreeSWITCH的基礎上開發了企業辦公電話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平臺叫XSWITCH。平常辦公的時候,在每個辦公室放臺帶全向麥克風IP電話會議的終端,打開自動接聽功能,我在遠程直接呼叫會議終端就可以對全辦公室的人喊話,跟在辦公室效率一樣。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IP電話和分機號,方便一對一的溝通。

          我們的視頻會議也可支持普通PSTN電話,標準SIP電話和視頻會議客戶端,Agora客戶端,微信小程序,老式的H323客戶端,WebRTC網頁端接入,不過,暫時對外開放的只有SIP和WebRTC協議,在疫情的推動下相信我們可以很快實現外部使用。我們辦公室有基于安卓電視機頂盒的視頻會議App以及獨立的硬件終端,不過現在辦公室里沒人。

          過去的一年,是視頻會議飛速發展的一年,并在疫情暴發的時候被推到風頭浪尖。各視頻會議企業都紛紛推出免費的方案,甚至企業微信、釘釘這樣的大平臺都出現了資源不足的問題。不過,云平臺還是有優勢的,據悉,騰訊在8天內一共擴容10萬臺云主機,投入的計算資源超過100萬核,這在傳統的架構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我們也趁機注冊了很多平臺的賬號,主要是學習大廠的產品思路和體驗。單就溝通來說,我們自己的平臺就足夠我們用了。這些平臺,每用戶一個賬號,雖然都有移動端的App注冊方便,但還是不免要經過一番折騰,而且,如果要跨企業協作,你用這個,我用那個,最后大家手機上都出現了一堆協作軟件和視頻會議App……

          怎么選呢?有時間多試試,沒時間的話,選一個最中意的就好,最關鍵的問題是選一個,然后溝通業務。當然,如果你是個做視頻會議的那現在是大好時間體驗各種產品。其實大多產品核心功能差不多,只是體驗方面不同。但大部分產品都各自為政,彼此間不互通。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你想搭建自己的音視頻會議平臺,那自然是——推薦用我們的XSWITCH。;)

          再回到協作和溝通的問題。其實遠程溝通跟面對面是一樣的,只不過遠程溝通可能會放大某一方面而已。比如在微信群里聊天可能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和手勢,也會影響溝通。但最終,每個人都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對比一下以下幾種溝通:

          A:你知道XX嗎?

          B:知道。

          A:你知道XX嗎?

          B:知道,你想用它做什么?

          A:你了解XX嗎?我想用它做一個YY,要解決一個ZZ問題。

          B:你可以先參考下這個鏈接,有問題我們可以語音討論下。

          好的溝通者如A會用第三種方式問,如果是B,第二種回答方式顯然比第一種好。尤其是在遠程協作的情況下,第三種方式可以有效減小交互次數,提高效率。

          協作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設備間的同步,F在每個人至少有兩個設備,手機和電腦。像我家里也有一臺iMac。平時的代碼什么的都在Git倉庫里,代碼同步自然沒什么問題,其它的文檔有Apple自帶的同步系統也夠了,但是企業微信以及微信的賬號卻只能有一個電腦端客戶端登錄,另一個電腦登錄就會強制下線,這在有多臺電腦使用時很不方便,也沒有見騰迅有什么解決方案,甚至付費的也沒有。

          在這一方面,Slack就比較好,任何設備都可以同步所有消息。說到Slack,我們在FreeSWITCH開源社區溝通都用Slack,Github什么的。但Slack在國內用不穩定,這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現在我每天都開著企業微信、微信、Slack,有時開QQ和釘釘以及Discord什么的。有沒有一款工具可以集成所有的協作平臺?從技術上講,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實中從來沒有人做到。Slack、企業微信,已經足夠開放了,但也都是構建自己的江湖和壁壘,很多企業也自己構建自己的溝通工具,也許,這就是江湖。

          至于協同文檔編輯,我還是建議使用比如騰迅文檔、石墨文檔之類的平臺,多人可以同時編譯,發送文檔只需發送一個鏈接,而不用把壓縮文件傳來傳去。至于程序員,則推薦使用微軟的Visual Studio Code編輯器,通過Live Share插件可以多人同時改代碼,超爽。

          對于遠程團隊的管理,我傾向于找到適合的人,能自我驅動自主管理。如果必須有人拿鞭子抽著才能干活,那這樣的人可能不適合你的團隊。我知道有一些遠程協作的公司會在你電腦上安裝軟件,每X分鐘自動拍一個照片上傳,保證你在工作,有的軟件甚至會統計你動鼠標甚至敲鍵盤的次數和時間,監控你的屏幕之類的,也許這是他們成功的經驗,無可厚非;蛟S每個公司和團隊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

          好了,說了這么多,列一下我讀過的一些相關文章吧。這些文章不一定正確,但有一定代表性,也有一些借機營銷的文章。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兼聽則明。

          小道消息:談談遠程工作的開展

          左耳朵耗子:疫情下的遠程辦公,聊聊我的經驗和實踐

          caoz的夢囈:是時候考慮一下居家協同辦公了

          Tower: 節后遠程辦公?我們的一點建議

          劉潤:高效遠程辦公指南

          36氪:當兩億人開始「視頻會議」會議|36氪新風向

          36氪:實測11遠程視頻會議軟件,宅家工作也能如絲般順滑

          最后,廣告時間。我們的XSWITCH是一個音視頻溝通和協作平臺,是「我自己的通信助手」,我們也寫過一篇技術文章-XSWITCH大規模視頻會議解決方案 。如果你想像我們一樣搭建自己的通信平臺,不妨找我們聊聊,點左下角的「閱讀原文」直達。我們的郵箱是:info@x-y-t.cn 。祝協作快樂。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CTI論壇無關。CTI論壇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專題

        CTI論壇會員企業

        欧美性爱欧美
        <p id="l1pda"></p>
        <track id="l1pda"></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