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l1pda"></p>
<track id="l1pda"></track>
      1. 您當前的位置是:  首頁 > 新聞 > 國內 >
         首頁 > 新聞 > 國內 >

        2018智造中國年度商業領袖結果揭曉

        2018-12-24 13:21:49   作者:   來源:數字商業時代   評論:0  點擊:


          2018年12月24日,北京--由《數字商業時代》頒發的2018智造中國年度商業領袖獎結果揭曉。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商業媒體,數字商業時代已經多次成功頒發年度商業領袖獎,獎項的專業度和權威性,已經被行業高度認可。
          此次頒獎以“尋找‘變革期’的商業領袖”為主題,本著權威性、公正性、合理性的原則,通過《數字商業時代》雜志幾千名讀者,經過3輪的投票結果,最終推選出的獎項包括:2018年度商業領袖人物VMware 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郭尊華、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Hitachi Vantara 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戴建平、以及GoFun出行CEO譚奕。2018年度數字化轉型領軍人物百洋醫藥集團的董事長付鋼 、2018年度技術變革領導者 Pivotal 中國公司常務董事兼研發體系總經理  馮雷、2018年度開拓能力領導者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2018 年度商業模式影響力人物電通公共關系顧問( 北京 )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燕、2018 年度商業創新領軍人物印象筆記 CEO唐毅 、2018 年度行業創新領導者杭州醫享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柯冉紅。以及2018年度產品創新獎英特爾BigDL/Analytics Zoo、2018年度最佳渠道建設品牌戴爾易安信、2018年度行業革新技術獎德州儀器DLP?產品、2018年度最佳產品整合品牌 Hitachi Vantara 、2018年度CSR創新獎柯尼卡美能達、2018年度最具價值國產品牌華為、2018年度最佳用戶體驗品牌Polycom、2018年度工業云領導品牌西門子MindSphere、2018年度最佳營銷方式品牌戴森。
          近幾年,數字化浪潮占據了企業,尤其是以傳統企業為主的大部分精力,顯然轉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他們也在思考,到底該如何幫助公司平穩的渡過這一關卡。
          我們常常在自我反思:在一個以“商業利益”為唯一衡量標準的今天,是否僅憑銷售數據就能說明一家公司的卓越?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是否就是領袖?
          這當然是一個考量的維度:我們不能相信一個沒有良性成長的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影響整個行業。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一切都處在變化當中--無論是企業用戶的數字化轉型,還是IT企業不斷地自我調整--所有的業績數字都只能說明過去一個階段的成績,而萬萬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企業面對未來的能力。
          到底什么才是衡量一個企業成長性的指標?符合什么條件才能算是“變革期”的商業領袖呢?
          對于企業來講,第一是技術,第二是發掘應用場景的能力,第三是對本土市場的重視程度,第四是心態。
          在以“數字化”為標簽的這一輪“變革”,所有的一切業務都是圍繞如何利用IT工具展開。因此,無論是云計算、AI、IoT、深度學習、區塊鏈、量子計算……都為這一輪的變革提供了一個方向上的指引。雖然目前市場上沒有一個IT產品不綁定這些名詞,但是,最終能否真正將這些技術落實到應用,比拼的,就是對這些技術本身是否到了運用自如的程度--簡單涉獵就宣稱自己的產品應用了AI,也許短期可以吸引用戶,但長期來看,消耗用戶的熱情和耐心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從技術到應用的臨界點是恰如其分的應用場景。一個IT技術能否發揚光大,在當下最關鍵的是能否真正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企業級用戶和IT提供商,應用場景就意味著,不僅要對IT技術諳熟于心,更要對企業的現實業務洞若觀火--這是知識的沉淀和經驗的積累,來不得半點兒虛妄。
          在第二輪互聯網經濟時刻,非常多的國外電商品牌在中國折戟沉沙。無論是已經推出中國市場的ebuy,還是至今仍在苦苦掙扎亞馬遜電商,其最大的問題不是產品和技術本身,是其對中國市場不夠體貼,對中國用戶的習慣不夠體諒。在當前買方主導的IT市場,無論是哪個IT廠商,都沒有權利要求用戶適應自己的“套路”:給用戶個性化需求以足夠的尊重,給地區用戶足夠平等的對待,才是真正能夠打動用戶、敲開區域大門的最佳方式。
          IT市場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學習了更多互聯網公司的“經驗”:所有的事情都追求快。技術研發要快,市場推廣要快,產品整合要快,用戶增長要快…… 這種整個行業的快,在某些時候表現出來的不是對用戶的推動,而是一種更加浮躁的情緒--用戶會擔心:在這種不斷加速中,自己是不是無意中成了被各種概念、噱頭收割的韭菜?實際上,對于整個IT產業來講,變革期,應該提倡的,一定是穩。因為企業級用戶完全不能接受因為IT系統的改變,而影響自身的業務。
          而對于處在這一“特殊時期”的企業管理者,本身一定都是優秀的,但是從優秀到卓越,再從卓越到領袖,顯然,同樣需要更多他們不具備的品質和能力。
          第一,勇于改變。公司轉型的力度在于決策者的決心,而決策者轉型的動力來自對于新興技術的信心,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企圖心。事實上,對于IT產業來講,改變就需要放棄掉以往的成績和輝煌,一切歸零。很大程度上,這需要的絕對的自信。更何況,一位領袖人物,不僅要主動迎接改變,還要帶領一場改變。
          第二,業務知識和商業智慧。IT行業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是整個商業環境、供需關系、競爭關系等內在環境的改變。這在很大程度上考驗的是領導者是否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用戶經驗和商業謀略,能夠真正從更大的范疇內,調動更多可以利用的資源,打破狹隘的競爭思路,真正建立起共贏共生的生態圈。
          第三,擁有更積極商業價值觀。我們常常講,一個人在職場上能走多遠,是其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的;而一個企業的產品邏輯、商業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是領導者的價值觀決定的。因此,一個行業領袖,一定不僅是一位對改變充滿自信,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人,更應該是一位行業正確商業規范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并憑借所建立的規則,帶領一個行業走得更遠。
          登高一呼,應者如云……不僅是在傳奇小說當中,實際上在現代的商業環境當中,我們亦需要這樣的“領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領袖。而領袖的價值,是在眾人皆探索的過程中,指明未來的方向;是在變化的環境中,傳遞不變的價值觀。
          無論這個“領袖”是技術、產品、服務,亦或是真正具體的人,他都被這個時代需要。
          2018 年度商業領袖人物
          VMware 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 郭尊華
          獲獎理由:過去一年,在郭尊華的領導下,VMware公司將全球領先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帶向中國,為中國客戶量身打造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實現了,一邊深耕中國市場,一邊“融入生態、培育生態”,為合作伙伴的轉型賦能。
          2018 年度商業領袖人物
          IBM 大中華區董事長 陳黎明
          獲獎理由:將認知計算從尖端科技變成IBM的核心業務,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發展成為主要業務領域,陳黎明對IBM的轉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他的帶領下,IBM的業務發展開始進入加速階段。
          2018 年度商業領袖人物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楊元慶
          獲獎理由: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聯想在競爭中成長為PC行業的全球冠軍,得益于楊元慶的全球視野和一流的經營管理能力,2018年是楊元慶在聯想集團的職業生涯的第30年,他不僅親歷了聯想集團的成長,更見證了中國PC行業的高光時刻。
          2018 年度商業領袖人物
          Hitachi Vantara 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 戴建平
          獲獎理由:過去一年,Hitachi Vantara在中國市場看到了很多“驚喜”,比如在對象存儲方面的高速增長和分銷業務快速成長,而這一切與戴建平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一方面讓公司的產品優勢和強大的交付能力得以發揮,另一方面加強渠道建設,擴大新伙伴加入。換來的是中國市場業績的飛速增長。
          2018 年度商業領袖人物
          GoFun 出行CEO 譚奕
          獲獎理由:在譚奕的帶領下,GoFun出行的城市覆蓋數達到近80城,已經打造出一套日漸成熟的綠色泛公共交通補充體系,為城市打造高品質宜居生活環境貢獻了力量,GoFun出行帶來的不僅僅是基于當前行業發展的需要,更關乎到大眾出行中的實際利益和體驗。
          2018 年度數字化轉型領軍人物
          百洋醫藥集團的董事長 付鋼
          獲獎理由:在眾多的商業機構當中,百洋醫藥在付鋼的帶領下以一種義無反顧的勇氣率先擁抱包括AI、云計算等在內的新興技術,從企業核心需求入手,不斷調整和優化自身業務,從而不僅使得自身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競爭力,而且也為所有的企業用戶提供了更完整的轉型經驗,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道路上的先行者。
          2018 年度技術變革領導者
          Pivotal 中國公司常務董事兼研發體系總經理 馮雷
          獲獎理由:Pivotal公司正在賦予中國企業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在馮雷德領導下,Pivotal正在成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他給中國企業帶來了一種能力--以硅谷初創企業的敏捷度進行運營。
          2018 年度開拓能力領導者
          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余凱
          獲獎理由:作為自動駕駛產業的“賦能者”,余凱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做人工智能處理器的公司地平線,如今該公司已經推進AI技術在應用場景的落地,并發布了基于其AI芯片的未來城市解決方案。
          2018 年度商業模式影響力人物
          電通公共關系顧問( 北京) 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燕
          獲獎理由:在鄭燕的領帶下,公司轉型的思路定格在如何升級,深耕細作特色業務,并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優勢。比如,致力于為商務演講提供內容共創與個性化表達實戰指導,助推中國企業家走向國際舞臺,發揮影響力。
          2018 年度商業創新領軍人物
          印象筆記CEO 唐毅
          獲獎理由:在Evernote拆分印象筆記、印象筆記重組中,唐毅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帶來了外資本土化的一種全新思路,印象筆記在獨立后,能夠更快的響應中國市場的訴求,并且創新了商業模式。
          2018 年度行業創新領導者
          杭州醫享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創始人兼CEO  柯冉紅
          獲獎理由:創建杭州醫享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柯冉紅打造了一個雙向跨境醫療技術服務平臺,并獲得基于病歷數據的分析系統著作權,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的領導人物。
          2018年度產品創新獎
          英特爾BigDL/Analytics Zoo
          獲獎理由:BigDL和Analytics Zoo是英特爾開發并開源的,分別面向大數據平臺和人工智能平臺開發應用的創新技術,它們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和端到端的開發部署效率,大大降低了普通大數據用戶和數據科學家在使用深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和構建人工智能應用時的門檻。
          2018年度最佳渠道建設品牌
          戴爾易安信
          獲獎理由:通過改變流程和機制,使用適當的工具,戴爾易安信構建了成熟且穩固的渠道體系,并打造了適合當前穩定快速發展的“分銷加直銷”模式,成功覆蓋了中國2000個城市。
          2018年度行業革新技術獎
          德州儀器DLP產品
          獲獎理由:從放在口袋里的顯示到電影院,基于DLP技術的固態顯示產品銷量超過1700萬。與此同時,DLP技術的應用也延申到工業和汽車電子領域,從3D掃描、打印到汽車抬頭顯示,DLP技術很可能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及生活方式。
          2018年度最佳產品整合品牌
          Hitachi Vantara
          獲獎理由:由HDS、Pentaho、Hitachi Insight Group,三家公司整合后的Hitachi Vantara公司在過去一個財年實現了總銷售額、總利潤實現雙增長,而新的財年公司有望在更多產品線及多個行業細分領域發揮更大的增長能量。
          2018年度CSR創新獎
          柯尼卡美能達
          獲獎理由:一直以來,柯尼卡美能達以“環境”、“社會革新”、“提高客戶滿意度與產品安全”、“負責任的供應鏈”、“人力資源”、“多樣性”六項重要課題為主軸,推進CRS經營。為客戶的事業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貢獻,努力的實現了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018年度最具價值國產品牌
          華為
          獲獎理由:圍繞客戶的需求持續創新,在電信網絡、終端和云計算等領域構筑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華為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企業和消費者等提供有競爭力的綜合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2018年度最佳用戶體驗品牌
          Polycom
          獲獎理由:專注于在每個解決方案中創造簡單、卓越的用戶體驗,并確保用戶獲得一致且無縫的體驗,Polycom的客戶可以選擇協作的方式、時間和地點。讓用戶選擇自己的路,而無論是現場、云中還是混合設計;硬件、軟件、服務還是組合;具有融資靈活性還是訂閱靈活性。
          2018年度工業云領導品牌
          西門子MindSphere
          獲獎理由:MindSphere是西門子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即 “工業云”),可連接產品,工廠,系統和機器,使用戶能夠利用物聯網生成的大量數據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西門子面向未來工業數字化定義框架的現實路徑。
          2018年度最佳營銷方式品牌
          戴森
          獲獎理由:戴森創造了消費電子的“奢侈品”,在中國市場一炮而紅,并以加速度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這一切與其營銷方式有很大關系,它能準確找到對其品牌感興趣的消費者,并與之展開有效的對話和進行長期運營,這大大改變了品牌以往憑借經驗而進行的消費者投放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CTI論壇無關。CTI論壇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閱讀:

        專題

        CTI論壇會員企業

        欧美性爱欧美
        <p id="l1pda"></p>
        <track id="l1pda"></track>